沔字的读音是:[miǎn];意思是:
基础释义:1、沔水,水名,汉水的上游,在陕西,古代也指整个汉水。2、姓。
详细释义:〈名〉水名。汉水上源,在陕西省西南部。古州名。西魏置,北周废,故址在今湖北省汉川县东南。隋置。故治即今湖北省沔阳县。唐武德四年置,后废。故治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及汉阳县地。宋开禧三年平吴曦后置。故治在今陕西省略阳县。县名。
1964年改作勉县,在陕西省。
〈形〉通“弥”。水流满的样子。沔彼流水,朝宗于海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沔水》又如:沔沔(水满荡漾的样子)〈动〉通“湎”。沉迷。流沔沉佚,遂往不返。——《史记·乐书》
又沔阳州,属安陆府,汉竟陵地,梁沔阳。
又沔县,属汉中府,本汉沔阳县。
又沔池县,属河南府。见《广舆记》。
又水流满也。《诗·小雅》沔彼流水,朝宗于海。
又与湎通。《史记·乐书》流沔沈佚。
又《集韵》美陨切,音闵。水名。《书·禹贡注》沔池。一音亡忍切。
又母婢切,音弭。与濔同。水盛貌。详濔字注。
沔读音:[miǎn]。
释义:
1、 水流充满河道。
2、沔水,水名,在中国陕西省,是汉水的上流。
3、古同“湎”,沉迷。
相关词汇:
1、沔口 [ miǎn kǒu ]
汉沔本一水,汉入江处谓之沔口,即今湖北汉口,《通鉴注》今汉阳郡,即夏口也,所谓汉口也,庾仲雍曰,一曰沔口。
2、沔沔 [ miǎn miǎn ]
水满荡漾貌。
周宣王 《石鼓文》二:“ 汧 殹沔沔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六引 晋 左九嫔 《巢父惠施赞》:“泱泱长流,沔沔清波。”
3、流沔 [ liú miǎn ]
流连沉溺。
《史记·乐书》:“陵迟以至六国,流沔沉佚,遂往不返,卒於丧身灭宗,并国於 秦 。” 清 方苞 《又书<乐书>序后》:“自 郑 音之兴,历数百年,更三代,而时君世主,无不流沔於此。”
在古代,沔是指汉水的上游地区,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省和河南省一带。沔水是汉水的支流,因其流域广阔,被称为“江南第一水”。
根据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的解释,沔的读音为“miǎn”。其中,“mi”读第三声,“ǎn”读第四声。因此,正确的发音为“miǎn”。
综上所述,沔的正确发音和读音是“miǎn”,常见于地名中,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汉字。
沔,是一个汉字,常见于地名中。那么,沔怎么读呢?正确的发音和读音是什么呢?
综上所述,沔的正确发音和读音是“miǎn”,常见于地名中,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汉字。
在古代,沔是指汉水的上游地区,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省和河南省一带。沔水是汉水的支流,因其流域广阔,被称为“江南第一水”。
沔 miǎn 【名】 水名〖MianRiver〗
汉水上源,在陕西省西南部 古州名〖Mianprefecture〗 西魏置,北周废,故址在今湖北省汉川县东南 隋置
故治即今湖北省沔阳县 唐武德四年置,后废
故治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及汉阳县地 宋开禧三年平吴曦后置
故治在今陕西省略阳县 县名〖Miancounty〗
1964年改作勉县,在陕西省 沔 miǎn 【形】 通“弥”
水流满的样子〖overflowing〗 沔彼流水,朝宗于海
——《诗·小雅·沔水》 又如:沔沔(水满荡漾的样子) 沔 miǎn 【动】 通“湎”
沉迷〖inlgein〗 流沔沉佚,遂往不返
——《史记·乐书》
沔miǎn(ㄇ一ㄢˇ)
1、水流充满河道。
2、〔沔水〕水名,在中国陕西省,是汉水的上流。
3、古同“湎”,沉迷。